首页 | 重要文件 | 领导讲话 | 工作动态 | 经验集萃 | 理论研讨 | 青蓝工程 | 心语园地 | 人文艺术 | 镜头视野 | 影音之窗 
 

我 的 学 习 观

2017-07-21

小的时候,我最佩服我哥哥了,他好像什么都知道,什么都会似的。他常常把收集到的资料剪下来,贴到一个大本子上,已经有好几本了。我问哥哥:“你这是干什么?”哥哥说:“我把这些学到的知识保存起来,用的时候一查就找到了。”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等你长大了,也要这样,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,什么知识都要学,因为以后工作了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到了初中,学习不太紧张,我就按照哥哥说的,什么知识都学。到了高中,乃至下乡插队都是这样。我传承了哥哥好的学习习惯,逐渐形成了我自己的学习观。

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积累的知识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应用。

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,8月28日,我和几个同学到清华大学串联。当清华大学的同学听说我们有一些同学原来都想考清华大学时,他们就说,我们出几道题考考你们,看你们的基础怎么样。于是,他们就出了三道题:第一道数学题:他们用火柴棍摆出个22除以2等于11的等式,让我们移动一根火柴棍,在保留两位小数的情况下,使等式两端相等。这时,我想起高中老师教我们数学时有一个窍门,于是,我立刻把除数2最下面的横棍拿到了等式另一边11的上面,变成了22除以7等于∏,两边都是3.14。原来,高中老师告诉我们,当圆周率∏不能用小数表达时,就用7分之22来近似的表示。第二道是物理题。清华的同学把5根火柴棍撅折了,摆在一起,让我们稍加外力,使其变成五角星。所谓稍加外力,是指吹口气、摸一下、加点东西等等。我们一位同学对着火柴棍哈了一口气,吐了点吐沫,火柴棍开始变形,他又稍加一点水,火柴棍居然全部张开,变成了五角星。这是木材遇水能恢复原状的性质。第三道题是化学题。清华的同学在一根横着的火柴棍上把竖着的3根火柴棍摞在一起,让我们稍加外力,使3根火柴棍不改变形状就能离开下面横着的火柴棍。我用把3根火柴点着的办法试一下,结果火柴烧的时间长了,3根火柴散架了。第二次,我把火柴点着后,马上就吹灭了,结果3根火柴头粘在了一起,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起3根火柴棍,而又没改变3根火柴棍的形状。这是利用硫磺变成碳之后,会粘在一起的性质。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平时积累的。清华大学的同学表扬了我们。他们说,平时注意学习,就会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,以后用时就方便了。他们说的这种学习习惯不正是我的学习习惯吗!

1968年10月,我作为下乡青年,插队到锦西县稻池公社,不久,就到公社中学当了教师。1971年8月份,辽宁省各大学开始招生。锦西县让各公社推荐一名下乡青年参加县里统一组织的考试,根据考试成绩录取。由于我是我们公社唯一一名县优秀教师,所以我被推荐去考试,结果我考了第一名。因为在文化大革命初期,我组织了10名同学搞了“复课闹革命”。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,还请了两名老教师指导我们学习。我们不仅学完了高中的课程,还把大学的高等数学学到了微积分,所以,在县里考试对我来说太容易了。不久,县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通知我到县里去选专业。领导小组组长跟我说:“考试成绩前5名的可以自己选专业,其他人分配专业。你考了第一名,可以自己选专业。”当时,他们列出了可以选的学校和专业,有:辽宁大学、阜新矿业学院、沈阳农学院、沈阳机电学院、辽宁师范学院、沈阳师范学院、沈阳农学院朝阳分院、沈阳农学院铁岭分院等。我当时对专业一窍不通,就问组长哪个专业好,让他帮我选一个。组长问我:“你想学工还是想学文?”我说:“我想学工。”他说:“你选机电学院无线电系半导体器件专业吧,工作时穿白大褂、拖鞋,戴白手套,当技术员。”我说:“行,就选它吧!”这样,我就到机电学院来了。因为“复课闹革命”时我已经学了许多大学课程,所以,在大学学习时很轻松。学习高等数学时,由于我已经学过,所以,当时教我们高等数学的李奉章老师让我给他助课,负责给同学判作业,晚自习时作辅导答疑。这都得益于我先前多学了不少知识。其实,“复课闹革命”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上大学,学这些还有没有用,但后来上大学真的用上了。这又一次验证了我哥哥积累知识的方法:多掌握知识,以后会有用的。

还有一件事给我的感触非常深。1984年,党中央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,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》,我当时是学校宣传部部长,负责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这个《决定》,同时,还要给师生作辅导。于是,我用几天的时间,把2万字的《决定》背了下来,这样,给师生辅导时就方便多了。84年12月份,我从同志那得知中央党校要招研究生的消息,我的同学和学校领导都鼓励我去考。因为我没有准备,很没信心。85年1月硬着头皮去考了。第一天考政治,50道题,每题2分。我一看,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》上的内容有12道题,共24分,我轻而易举地就把这24分拿到了。结果,政治我得了86分。但由于我的外语成绩没有达到中央党校的录取分数线,没能被中央党校录取,后来被辽宁省委党校录取了。这件事又说明,学到的知识,当时并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有用,但后来在关键时刻却用上了。

学到的知识有时还能解决疑难问题。有一次,一个学生问我,张院长,我的小侄子让我做道题,我没做上来,很掉价,您的数学好,看这题怎么做?ABCD×9=DCBA,求ABCD的值(ABCD不能重复)。我一看,是这个学生在考我,但我马上想到中学老师教我们运算技窍的时候,曾经有一条:一个四位数乘以9,等于其反序数的话,这个数一定是1089。我就告诉了这个学生,ABCD是1089。他说,张院长您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了,怎么算的?我说:四位数乘9还得四位数,那么A乘9只能是一位数,不能进位,进位就变成五位数了,所以A只能是1。B乘9,也只能是一位数,不能进位,又不能是1,所以,B只能是0。等式左边千位上是1乘9等9,所以,等式右边千位应该是9,这样,D就是9。C是几,就得拿8以后的各个数逐个验算。如果C是8,那么,等式两边都是9801,相等,C就是8了,这是中学老师教我的运算技窍,没想到,中学学的知识现在用上了。

现在世界上有句最时髦的话:“Habbitsdecidedestiny”,“习惯决定命运”,就是说,如果养成好的习惯,你的前途是光明的,如果养成坏的习惯,那你的命运可能是悲惨的,说明习惯的重要性。

所以,我的学习观就是:养成持之以恒、勤奋学习的好习惯,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,因为它是你成功的阶梯,可能决定你今后的命运。

宝剑锋从磨炼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大凡有作为的人,无一不与勤奋学习有着难解难分的渊源。古代有头悬梁、锥刺股、凿壁透光、囊萤映雪、牛角挂书的故事。而现代,这样刻苦学习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。美国有位著名的女作家海伦·凯勒,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,弄得她双目失明,耳朵也失去了听觉。当海伦七岁时,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,帮助她学习。可是,海伦看不见,也听不见,怎么学呢?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: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,然后在她的手心上,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,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。因此,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。从此以后,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,她一个一个地记,日积月累,她学会了不少的词。可以想想,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盲的孩子,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?但她以惊人的毅力持之以恒、勤奋地学习,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。

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。少年时,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,第一学期成绩优异,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。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,然后买了几本书,又买了一串红辣椒。每当晚上寒冷时,夜读难耐,他便摘下一颗辣椒,放在嘴里嚼着,直辣得额头冒汗。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。由于苦读书,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。

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在插入宁波效实中学三年级时,学习成绩不好,全班倒数第一。有的学生说,童第周不好好学习,经常谈恋爱到深夜,所以成绩差。一天深夜,教数学的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,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,陈老师想,深更半夜的,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?他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,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的光亮在做习题。“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?”“陈老师,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,我不要倒数第一名。”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,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,可是他没走出多远,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。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,并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。第二天,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:“我明确地告诉大家,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,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,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,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,更不能这样!”陈老师严肃地说,“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,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。他太辛苦,太勤奋了!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!”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,“不错,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,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。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,最终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奋斗之路!”期末考试到了,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。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,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,其中几何得了满分,引起了全校的轰动。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,到高三期末考试,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。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:“我当了多年校长,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!”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:“在效实的两个‘第一’,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。那件事使我知道,别人能做到的,自己经过刻苦学习也能做到,世上没有天才,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。”

当代中国的保尔张海迪,没有进过一天学校,但是她以十分惊人的毅力,自学了小学、中学的全部课程,自学了英语、日语、德语、世界语。她在两年内读完了革县图书馆于她有用的全部藏书,涉猎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,她还刻苦钻研了《人体解剖学》、《内科学》、《针灸学》等十几种医学书籍和医科院校的教材,她还翻译了16万字的英语小说和其他资料。张海迪把广博的知识当成精神的营养,从知识中吸取生命的养料。她说:“离开了书,我无法生活,书给了我力量。”

2015年2月14日,河北电视台“中华好诗词”节目中,南开大学金融专业二年级研究生薛雨晴击败全国六位诗词巨匠,杀入决赛。大家会问:一个学生竟能打败全国的诗词巨匠,是个什么样的人物?我们不妨看看她的成绩。她六年前就读于天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同时,在南开大学学习金融专业,毕业时取得了两个学士学位。并拿到了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和四川大学六个知名大学八个专业的保研复试资格,最后她选择了天津大学隔壁的南开大学金融专业。在学期间,她获得了包括国家奖项在内的23项奖励,是天津大学“心语社”的主持人,是天津大学女子100米记录的保持者。在本科学习期间,她要比别人多出72学分、2196学时去完成第二学士的学习。她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用薛雨晴自己的话说,我把学习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,我热爱学习,努力学习,刻苦学习,有了这样好的学习习惯,不管在什么情况下,我都能坚持学习。她把每个阶段的学习都做成规划:重要紧急,重要不紧急,不重要不紧急。重要紧急的刻苦学,重要不紧急的努力学,不重要不紧急的随时随地学。她被称为天津大学的学霸。

这种具有刻苦学习习惯而后取得成功的人,进一步验证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,也验证了习惯决定命运”的哲理。我传承了哥哥好的学习习惯,不仅使我受益匪浅,也将使我受益终身。

上一条:那些日子呀 下一条:电气学科成长故事

关闭

 

版权所有:365足球数据  技术支持:现代教育技术中心